讲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故事系列之六|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 ——记陕西景丰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丰
644
2023/08/08
讲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故事系列之六:
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责任
——记陕西景丰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丰
“饿饭的穷人快来当红军。”在汉中市留坝县玉皇庙镇梁家庄的一面土墙上,当年红军长征途经此地留下的巨幅标语至今依稀可辨。
1935年7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长征在徐海东、程子华率领下来到这里,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率领下也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大量红色遗迹。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和中小学生现场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研学基地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而打造这个红色梦想的人就是退役军人陈丰。汉中市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位于“中国最美山村”留坝县玉皇庙镇两河口,基地门口这条公路从抗战时期便是国防公路,距宝巴高速18公里。留坝县是革命老区,既属于鄂豫陕苏区,也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中市留坝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多次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中国红色收藏委员会多家单位的高度认可。
陈丰,陕西汉中人,1986年10月入伍,1990年3月退役。现任汉中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陕西景丰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1968年,陈丰出生在留坝县的一个小山村。父亲早亡,陈丰跟随聋哑的母亲和奶奶一起生活。
1981年留坝县遭遇洪灾,陈丰家房屋、田地都在洪灾中被冲毁,一家人只能在山里的一座破庙中临时避难。
陈丰回忆说:“记得当时政府给我们家150斤黑面(麦麸皮面)、两套绒裤。”当地政府安排他们家暂住在附近林场的工棚里。那年他十三岁,也是第一次穿上新衣服。“母亲虽然躲过了水灾,却在不久后走失在山林中。”陈丰回忆起往事不由唏嘘,从此之后他就和奶奶相依为命,他的心里始终记得政府对他们家的救助,感恩之情始终在陈丰心中。
1985年,正值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陈丰也想参军报国,但因个子瘦小没有批准。他用一年的时间努力成长锻炼,终于第二年达到标准,成功入伍。陈丰说,入伍后凭借在山里打猎和开过拖拉机的基础,很快就被调到47军某汽车营,成为汽车营3连的一个排长。
“在汽车营,当时的任务就是往战场上运送战略物资,把伤员拉回后方救治。”陈丰说。入伍后没多久就开赴前线,这让他感到无比光荣。在一次行动中,他带领9辆车将伤员从前线运送回来,期间遭遇了敌方的攻击。一条腿受伤、一只手被子弹打穿动脉血管。即便如此,他坚持把伤员运回了后方营地。因此荣立三等功一次,后追认二等功一次。
退伍之后,陈丰积极投身商海,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先后创办了环境检测、运输公司、贸易等公司。
2014 年,陈丰创办汉中市留坝县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中国近现代史展览馆、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建历史展览馆,并出任馆长。2015年担任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红色藏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17 年当选汉中市红色文化协会主席,2018年当选留坝县第九届政协委员,2019年被聘为留坝县党史办特邀党史研究员、2020年被聘为留坝县政协文史研究员,2021年荣获留坝县第十届政协委员优秀提案,2022 年当选留坝县第十届政协委员。2022 年6月再次当选为第二届汉中市红色文化协会主席。2022年7月被留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授于“最美拥军人物”称号,2022年被评为全国学习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退伍不褪色,陈丰不忘初心,始终对党忠诚,传播红色文化。目前,已建成红色文化体验基地1个,内设8个博物馆。留坝丰富的红色文化印记,让陈丰不惜变卖自己的房产和收藏品,筹资7000多万元,从国内外购回了一批批珍贵的红色文化藏品。
陈丰说,目前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只展示了他收藏物品的30%。由于个人资金有限,他将变卖一些与红色文化无关的藏品,继续扩大展馆规模、提高布展水平,最终将这里建成具有影响力的汉中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和高校的红色教育教学基地,激发更多年轻人的爱国热情。
汉中市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的建立,为我们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中了解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历史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弘扬中国人民英勇奋斗、前仆后继的伟大精神,提供了实物体验教材。
9年来,汉中市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平均每年接待观众超20万人。至今,接待党政机关及学生规模团队近千个,举办干部党性教育及学生主题队会三百余次,为讲好红色故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来源: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